黄瓜绿色丰产栽培技术
黄瓜绿色丰产栽培技术
1、黄瓜安全生产目标。安全、优质、高产、节本。
2、黄瓜生育期。发芽期、幼苗期、甩条发棵期、开花结果期。
① 发芽期:种子萌动到幼苗破心,即幼苗第一片真叶显露时止为发芽期,需5~6天时间。黄瓜根系再生能力较差,断根后不易重新发根。夏、秋、冬茬黄瓜,一般采取直播。播前2—3天催芽,先将种子倒入55℃热水中烫种10—15分钟,捞出后在凉水中浸泡4—6小时,置于30℃左右温度下催芽24小时,来芽后,按一定的株、行距点播,每穴点3—5粒种子,3—4片真叶时定苗。春茬播种时土温低,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播前给苗床或营养钵浇透水,待水渗后在床面上撤一层薄细土,随后播种、盖土,并扣紧棚膜、密闭保温。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通风,白天温度保持在24—28℃,夜温不低于12一13℃。苗期为了稳定土温,一般少浇水,采取覆细土保墒。定植前一周,加大通风量,进行低温锻炼,使苗床温度接近大棚或露地气温。育苗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直播约需300克左右。
② 幼苗期:由真叶显露到4片真叶展平为幼苗期。
③甩条发挥期:由幼苗团棵至第一雌花开放为甩条发棵期。此时幼苗进入蔓性生长。植株在此期内由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为主。
④ 开花结果期:由第一雌花开放,经过连续不断地开花结果,然后植株衰老,开花结果逐渐减少,拉秧为止,这段生育期为开花结果期,春夏黄瓜为30~60天,秋黄瓜一般为40多天,冬暖大棚的黄瓜开花结果期则长达6个月左右。
3、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黄瓜是喜温作物。其生长适宜温度是25~30°,超过35°时黄瓜光合作用不良,超过46°时,黄瓜植株出现明显的高温障害,顶端枯萎,叶片黄化。温度低于10°时,黄瓜果实停滞生长,不能形成产量。黄瓜要求昼夜有一定温差,一般情况下白天温度25~30°,夜间温度13~15°,昼夜温差10~17°适宜。
②光照:黄瓜是中等光照的蔬菜。它的光饱和点是5万勒克司,光补偿点是2.5万勒克司。
③水份:黄瓜需水量大,要求有充足的土壤水份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80%以上。
④土壤:黄瓜吸水吸肥力强,需要生长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不要与其它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连作。PH5.5~6.8。
⑤养分:由于黄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产量高需肥量大,喜肥但不耐肥。黄瓜需肥排序为:钾>氮>钙>镁>磷>硼>锌>锰>硫。生育前期为:钾>氮>钙>磷>镁;生育后期为钙>钾>氮>镁>磷。
4、黄瓜安全生产管理技术
①种子选择: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市民的爱好以及不同食用方法可选择带刺、无刺或少刺的黄瓜品种。广良优质品种如:GL03-2、GL03-3、GL06-4以及水果黄瓜品种等。
②种子处理:种子购回后选晴好天气晒2~3个太阳,即可以利用紫外线杀灭部分种子表皮的病原病菌,又可以提高黄瓜出芽率。将晒过的种子用2.5%适乐时或20%卫福种衣种进行包衣处理,包衣的种子放在室内阴凉处30~60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
③苗床土和营养钵土的配制:沙壤土按商品有机肥1份肥土4份的比例(粘性土壤按2:3的比例),配制成苗床土和营养钵土。并按每立方米加入硝酸铵1千克,过磷酸钙1~1.5千克,硫酸钾0.5千克,钾镁肥1千克,同时按每平方米6~10克的比例加可杀得101或50%齐硕或70%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土壤灭菌处理。
④苗期管理:播种前先浇足底水,水渗下后进行播种、覆土,应注意用干土、细土覆盖种子,盖种厚度为1~1.5厘米。在幼芽顶土,子叶展平及第一片真叶展平时,应分别上土(也就是将细土撒于畦田),厚度分别是0.3厘米、0.4厘米和0.5厘米。其作用是保墒、固定植株和促进不定根的发生。若底水足加上上土保墑,苗期一般不用浇水。在定植前5~6天下午给苗床浇1次水,便于起苗。在子叶展平后,用4%农抗120或50%齐硕或10%世高5~7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二次,并加万绿或植保露或欧甘等叶面肥。
⑤ 黄瓜施肥技术※底肥以有机肥矿质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每亩用肥处方:配方一:每亩施合缘、德龙、友宁、超大25%(硫)有机无机复合肥320斤加正宝硅钙肥50斤加志信硼200克加志信锌200克。配方二:45%(硫)复合肥200斤加正宝硅钙肥50斤加宝地生500克加志信硼200克加志信锌200克。配方三:每亩施合缘、德龙、友宁、超大25%(硫)有机无机复合肥160斤加45%复合肥(硫)100斤加正宝硅钙肥50斤加志信硼200克加志信锌200克。施肥时间为定植前7~15天,厢面呈龟背型。※追肥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并根据天气晴雨、土壤干湿、肥料种类和黄瓜不同生育期需肥特点等情况灵活运用。追肥以浇水时冲施相应的肥料效果较好。采取化肥水-清水-有机肥水-清水-化肥水交替施用。无论是肥水还是清水,均不能在阴天或阴天前浇灌。
各种肥料一次施用最大量(公斤/亩)土壤种类肥料种类 沙土 沙壤 埌土 粘壤硫酸铵 18~24 18~36 24~48 24~48尿 素 6~10 10~18 12~24 12~24复合肥 18~30 24~36 36~40 36~50过磷酸钙 24 36 48 48硫酸钾 3~9 6~12 9~18 9~18一般每亩生产5000千克以上黄瓜,需追肥8~10次,每采收1~2次追肥1次。除根部追肥外,黄瓜上施叶面肥也很重要。喷施氨基酸类(万绿、植保露、欧甘等)、微生物类(因而肥、宝地生)、有机肥类(富万钾)、高浓度的化学叶面肥(志信硼、志信高钾、劲钾、活力锌、志信钙硼钙)。叶面肥喷施时间要错开黄瓜每天开花授粉高峰期(上午7时~10时),以下午5时后至傍晚为最佳时间。叶面肥喷施部位以黄瓜叶反面为主以及嫩尖和幼嫩瓜条。
※在黄瓜生长过程中尽量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果碰到高温或低温,影响黄瓜开花授粉时可用天丰素或云大120或云苔素或481等进行调节。
⑥黄瓜管理技术※黄瓜浇水技术:黄瓜进入结瓜盛期需水量大,一般每隔4~5天浇1次水。早春以晴天上午浇水为宜,最好不要在午后灌水,否则夜间棚内湿度过大,植株易感病。夏秋黄瓜气温升高,可于下午或傍晚浇水,最好是土壤不太热了再浇水,以免造成气死瓜。如果黄瓜“龙头”缩成一团,卷须不伸展,叶色深浓绿,瓜条无光泽,尖顶,说明缺水,要及时补充水份。
如果“龙头”抬起,卷须粗直,叶片大而薄,说明水份过多。只有“龙头”舒展,卷须顶部略卷,叶片平而绿,瓜条粗细均匀有光泽,才是水分适宜的表现。※ 黄瓜植株调整技术,除继续进行正常吊蔓,掐卷须,去雄花等工作外,还要及时去掉畸形瓜以及多余的雌花,以集中养分生好瓜。植株根瓜以上出现侧蔓时,要见雌花后留2片叶打顶,并及时去掉下部的老黄叶。大棚春黄瓜一般在28~30片叶时打顶促“回头瓜”。
5、黄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黄瓜病虫草害的防治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体,物理诱杀防治为配合,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技术。
① 草害防治
※芽前除草:在黄瓜定植前用33%菜草通每亩150毫升或50%大惠利每亩125克地面喷雾,施药后3天即可定植。
※芽后除草:黄瓜定植后,当田间禾本科杂草2叶1心至5叶1心前用10.8%高效盖草能或6.9%威霸或15%精稳杀得等进行喷雾。
※行间除草:对黄瓜行间的杂草可用20%百草枯或20%克无踪进行定向喷雾。
②病害防治黄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线虫病、病毒病、霜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等。黄瓜病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前期为主,后期为辅;以喷施叶反面、嫩尖、幼瓜为主,叶正面为辅。掌握黄瓜3片、6片、9片真叶期连续使用三遍杀菌剂。枯萎病:4%农抗120或枯萎立克或克粉霜等;疫病:72.2%普力克或25%阿米西达或10%科佳等;线虫病:3%维丹或48%志信乐本或41%农斯利等;霜霉病:72.2%扑霉特或68.78%银发利或50%齐硕或93%金雷多米尔等;炭疽病、白粉病:4%农抗120或10%世高或40%福星或25%阿米西达等;病毒病:20%解毒或5%可卜宁或1.5%植病灵2号或83增抗剂配氨基酸叶面肥;细菌性角斑病:可杀得2000或农用链霉素或中生菌素等;灰霉病、菌核病:50%速克灵或64%克得灵或50%扑海因或45%菌核净等。
③虫害防治
黄瓜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瓜野螟、烟粉虱、美洲斑潜蝇、黄守瓜、节瓜蓟马、红蜘蛛等。黄瓜害虫防治以诱杀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配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诱杀防治:利用害虫的趋黄性在黄瓜植株上挂黄板、吊黄瓶、拉黄带来诱杀美洲斑潜蝇、烟粉虱、蚜虫等。
※驱避防治:在黄瓜田周边种植苦瓜等异味蔬菜,可减少美洲斑潜蝇危害。在黄瓜植株上挂吊樟脑丸的小药袋可驱避黄守瓜成虫。
※生物防治:以虫治虫——每亩释放2万头赤眼蜂寄生瓜野螟卵,寄生率90%以上;以菌治虫——用BT防治瓜野螟;以植物源农药治虫——用0.3%绿晶(印楝油)或0.3%保硕1号(苦参碱)或0.4%虫清(蛇床子)防治烟粉虱、蚜虫、红蜘蛛、美洲斑潜蝇。
※化学防治:杜绝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杀虫剂。推广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杀虫剂。瓜野螟:5%卡死克或2.5%敌杀死或4.5%高效氯氰菊酯或90%万灵加BT或15%金好年。烟粉虱:3%莫比朗或3%云雀或20%定虫脒或绿穎(矿物油)。蚜虫:10%金大地或70%艾美乐或25%阿克泰或40%农斯利。红蜘蛛:73%克螨特或5%尼索朗或48%志信乐本或22.5%好克螨或天惠虫螨敌。美洲斑潜蝇:3%维丹或1.8%阿维菌素或2.5%来福灵或40%农斯利。节瓜蓟马:5%锐劲特或25%好灭丹或20%好年冬或25%阿克泰或48%乐斯本。黄守瓜:30%乙酰甲胺磷或48%乐斯本或25%好灭丹或15%金好年或10%施特安。6、黄瓜采收技术要求黄瓜属于多次性采收的蔬菜,所以尽量使用毒性低、残留期短、光分解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采收前7~15天用46%施保克加高钾喷施1次,起到增产保鲜作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